剛剛看了站內文章..

除了不要把這裡當作電腦軟硬體診療室之外,什麼都可以聊!

版主: DearHoney

ssn21
大師
文章: 100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來自: 宜蘭、岡山、陽明山、公館、屏東
聯繫:

文章 ssn21 »

剛剛看了96年的文章,發現以前要壓MP3還真辛苦啊,一首4分15秒的歌要壓半小時,現在壓一張CD都不用這麼久,以前94年剛玩電腦時,最普遍的設備是486DX2-66+4MB,現在CPU時脈都到giga級了。

算算看,七年前標準配備是4MB ram,今年的標準配備是256MB,整整是64倍,那麼七年後可能就是16GB ram了:-.-: :-.-: :-.-: :-.-:

真驚人,那時候可能壓DVD就和喝水一樣容易,真想看看未來世界:D
<font color=green>
UltraSparc 200Mhz under Solaris,256MB RAM : 12 分 38 秒
Pentium 120Mhz under Linux,32MB RAM : 25 分 53 秒
Pentium 120Mhz under DOS,32MB RAM : 24 分 10 秒 </font>
<!-- Edit Notice Start -->

<font size=-1>[ 這篇文章在 2001-10-10 22:25 被 ssn21 編輯過 ]</font><!-- Edit Notice End -->
ASKA
神人
文章: 640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來自: 辦公室

文章 ASKA »

十年前 386 AT25 + 1MB RAM
現在 1.4G CPU + 256 MB RAM
十年後 78.4G CPU + 65G RAM :eek:
Select a.幸福,b.痛苦 from 被愛 a,愛 b where b.role='第三者' and a.role=b.role
ssn21
大師
文章: 100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來自: 宜蘭、岡山、陽明山、公館、屏東
聯繫:

文章 ssn21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十年前 386 AT25 + 1MB RAM
現在 1.4G CPU + 256 MB RAM
十年後 78.4G CPU + 65G RAM :eek:
</FONT><!-- BBCode Quote End -->
我知道了:-.-::-.-::-.-:
我的預測參數不足,所以會有荒謬的結果,不過以前要是有人跟我說Enhance IDE 8.4GB在2000年後就不夠用了,我也會覺得他腦筋爬帶了,所以資訊界的未來還真令人神往啊。 :lol:
白痴的遺憾 :-.-:
初學者
文章: 5
註冊時間: 2001-10-10 08:00
來自: 令人遺憾的地方

文章 白痴的遺憾 :-.-: »

不過 RAM 的需求好像有點停滯了,自從一年前裝到 384 後就一直沒再加,平常都有 200 左右是空的,現在 256 一條不到一千,仍然提不起加 RAM 的衝動。

CPU 的需求也慢下來了,一般使用根本感覺不出 P4 2G 跟 Piii 800 的差別,反倒是換個 15000轉的 U160 硬碟差別較大。

電腦已經不是光強調 CPU 多快 RAM 多大,要提升整體效能要從架構著手。
hotball
神人
文章: 322
註冊時間: 2001-09-28 08:00
聯繫:

文章 hotball »

其實 RAM 的需求會停滯,應該是暫時性的。因為現在 DRAM 廠幾乎都是賠錢賣,模組價低,大家都是一買就買個 256MB 或 512MB,所以才不會覺得 RAM 會不夠用。這種情形應該只是暫時現象。

其實 RAM 的容量是一回事,RAM 的速度是另一回事。以前 8088 的時代,RAM 和 CPU 是同步速度,而且也不需要 wait state,因為 CPU 實在是太慢了 :) 但是現在 CPU 比 RAM 快多了。RAM 的 latency 更是一大麻煩。

至於硬碟的情形也類似。硬碟的容量當然是增加很快,但是傳輸速率就沒有增加得這麼快了。不過,真正麻煩的還是 latency。硬碟的 latency 只能靠減小碟片大小、和增加轉速這兩個方法來降低。但是這兩者都不便宜。

最近當然還有 3D 加速卡也是一個。不過 3D 加速卡的市場還在發展中,似乎沒什麼值得擔心的地方。只不過 3D 加速卡的價格也成長蠻快的…似乎不是什麼好現象。

其實不管電腦速度有多快,總是會有人想出方法把它用掉的啦!比如說,未來的電腦可能會有強大的語音合成、語音辨識、全自動的智慧型資料整理、虛擬實境的操作介面…等等。我想應該是不需要去擔心電腦會太快 :)
DearHoney
神人
文章: 6487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聯繫:

文章 DearHoney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硬碟的 latency 只能靠減小碟片大小、和增加轉速這兩個方法來降低。但是這兩者都不便宜。</FONT><!-- BBCode Quote End -->

現在的硬碟就是這樣啊..... 所以我覺得損壞率也比以前高了,容量越大的越容易壞..... Quantum 60GB 的硬碟在我公司這邊的紀錄是損壞率超過 1/3,我老闆光是接客戶反應硬碟損壞的通知,臉就綠了好幾遍.....
Per
初學者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01-01-04 08:00
來自: 地獄的邪惡死神

文章 Per »

所以我不是很喜歡 "單碟片大容量" 的硬碟...
硬碟這種消耗品(!?),與其追求最快,
我寧願要中等速度,高穩定性.
<FONT SIZE="2">Think First.
Think More.
Think Different.</FONT>
hotball
神人
文章: 322
註冊時間: 2001-09-28 08:00
聯繫:

文章 hotball »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硬碟容易壞,似乎是因為品管的問題比較多。
現在的硬碟都是削價競爭,主流硬碟的價格比以前低得多了,結果品質也就跟著變差了。SCSI 硬碟的情形好些,但是很多中低階 SCSI 硬碟也不比 IDE 硬碟好到哪裡去。

不過,在同樣的品管條件下,碟片愈少的硬碟,應該是愈可靠吧!

還是說,這其實是硬碟廠和 RAID controller 廠商之間的陰謀 :) 現在 IDE RAID controller 相當熱門啊!
salfon
大師
文章: 162
註冊時間: 2001-01-07 08:00
來自: 無聊人的精神病院

文章 salfon »

<!-- BBCode Quote Start --><FONT COLOR=GREEN>
所以我不是很喜歡 "單碟片大容量" 的硬碟...
硬碟這種消耗品(!?),與其追求最快,
我寧願要中等速度,高穩定性.
</FONT><!-- BBCode Quote End -->
問題是,現在的硬碟往往是電腦中的速率決定步驟(即使是最快的硬碟),它不快起來,其他部分再快也是有限(偏偏大家的電腦幾乎都會越換越快),於是乎,效能跟安全性的爭議點就出現了。
對抗怪獸時
要注意
別讓自己也成了怪獸
窺伺深淵時
深淵也正窺伺著你
Maverick
大師
文章: 139
註冊時間: 2001-01-05 08:00
來自: 亞麗安納星球

文章 Maverick »

其實,算以後會多快是沒意義的!

而是要算以後電腦的體積!!

搞不好10年後,人人帶者,swatch的p-100G,手表,
路邊會備有LCD螢幕,電池可待機10年.......etc.

(剛剋完藥(感冒藥),原諒我^^)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