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重新看這篇討論串,爭執是從麼地方開始的?
是從「以下沉度來說,ADA890與5021與PM5.1的重低音都比B&W M801還來的沉」 這句話開始的嗎?
不,這不會是爭執的起因,頂多成為茶餘飯後的閒聊罷了.
如果真要說的話,應該是從這篇開始的才對!
這才到第7頁而已,如果不是說了什麼過分的話,有可能引發後面23頁的論戰嗎?
他說了什麼過分的話?只是很不喜歡有人在站上呆久了就高傲了,夠清楚了吧.
要說待的久,這個討論串有誰比他待的久?頂多2位網兄而已,不是嗎?
然而,這2位網兄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跟他有任何爭論的文章出現,
那是指誰?
好吧,我對號入座,是指我.
(如果最後證明不是指我的話,那請說出是指誰,小弟會為之後的爭論道歉.)
如果要說引發這句話的起因的話,我想可以歸咎到這篇吧.
真要說起來,我當然也有錯.
如果我在
別說的好像我們聽過的6或3系列都是接上AV環繞擴大機,
或是用DVD當訊源,或是用紅黑線接上的那種好嗎...

之後加上
當然不會這麼誇張,但是我的意思是,我們也是在非常高級的器材上搭配這款喇叭聆聽的,
如果搭配其他喇叭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的話,搭配6或3系列理當表現也會很好.
但是我們聽到的卻不是這樣子,反而是非常平庸或是與其身價不符的聲音,
因此對這幾款喇叭無法認同.
這些話的話,有沒有可能討論起來會比較緩和些呢?
只是,如果之後討論的人都能舉出參考用的器材,以證明這幾款喇叭的聲音真的不錯or很糟,
我想會更有說服力...很可惜的,並沒有.
之後就因為只是很不喜歡有人在站上呆久了就高傲了這句話而引發爭戰了.
之後的爭戰,幾乎和喜歡哪對喇叭,認同哪對喇叭,完全扯不上關係.
頂多只是文字上的角力,對對方程度的臆測,還有對對方品味的嘲弄罷了.
另外,還有從歷來的發言去推測對方的目的,而這又是引發另一段爭論的起因了.
有關於這個"從歷來的發言去推測對方的目的"這件事我不便多提,請善用搜尋即可明白.
在此請不要揣測我的意思,請自行判斷,謝謝.
好,前因後果都看到了,現在我來反問大家一個問題.
"聲音這個東西,自己聽喜歡就好了"這句話應該不少人掛在嘴邊吧?!
"聲音的喜好是很主觀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這句話也應該不少人認同吧?!
如果現在一個使用ozaki喇叭的網友出現在這邊,然後大力倡導他用的獅子座有多好,
那各位...您會怎樣看待他?
跟他說"沒錯,聲音這個東西,自己聽喜歡就好了!",
或者是"聲音的喜好是很主觀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嗎?!
或者是群起攻之,把他用的東西批評的一無是處,然後要他回歸altec,creative,JungleRex的懷抱呢?
再拉的大一點,雅瑟S-520 vs Dynaudio C1.1,會有人繼續支持聲音的主觀性,
並且大力倡導沒有好壞之分嗎?
如果大家都同意這樣做的話,很好,那世界上所有的系統表現應該都無好壞之分了.
我們也用不著在這裡爭辯什麼,討論什麼了,是吧?